近年来,杭锦旗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居民餐饮消费习惯、食品生产经营特点,严防、严管、严控餐饮食品安全风险,全力推动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一、扎实推行餐饮单位“4D”管理
4D管理模式是经过第三方认证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即:培训到位、责任到位、整理到位、执行到位。按照“企业主动、监管推动、社会互动”的工作机制,将全旗大型酒店、旅游景区食堂、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全部推行“4D”管理模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地指导,帮助餐饮单位梳理工作流程、合理安排分工、优化设备配置,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这种模式不仅提高餐饮企业内部管理效力、提升我旗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了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目前,我旗已有33家餐饮单位厨房实施了“4D管理”模式,下一步将在中小型餐饮单位逐步推广。
二、扎实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
对全旗895家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情况进行量化评级,其中动态等级分为A级(优秀)、B级(良好)、C级(一般)三个等级,分别通过大笑、微笑和平脸三种卡通形象向消费者公示,实现量化分级管理与日常监管、风险分级管理的有机结合,提高人民群众量化分级管理认知度,引导各类餐饮服务单位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水平。量化分级A级达到15%以上,B级达到45%以上。
三、扎实开展“寻找笑脸就餐”活动
对A、B级餐饮店实行“寻找笑脸就餐”室内室外“双公示”制度,通过制作二维码及笑脸形式张贴于食品经营单位的窗户等醒目位置,让消费者在店外先看表情再决定是否在这家餐馆就餐;同时通过扫描二维码,了解食品经营许可、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培训合格证、量化等级评定等情况。截止目前,在全旗500多家餐饮单位开展活动,引导消费者看笑脸选餐馆,倒逼餐饮企业自觉提升质量安全水平。
四、扎实开展“明厨亮灶”质量提升行动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视频厨房、隔断厨房、透明厨房和网络厨房建设标准,大力推进“明厨亮灶”提质提效工程。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通过现场展示屏幕、网站或手机APP等方式向消费者展示证照资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加工制作过程、食品原料溯源信息、监督检查信息公示等,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公信力,明厨亮灶率达到92%。
五、扎实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行动
按照“分类指导、分级实施、示范带动、社会参与”的要求,在商业集中区、旅游景区等餐饮消费比较集中区域和学校(含幼儿园)食堂等,持续开展市级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创建工作。对已获得示范街、示范店和示范学校食堂称号的,实施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进一步深化拓展示范创建的成效。截至目前,创建食品安全示范街2条、示范店135家。
六、扎实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行动
严格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肉品、蔬菜、蛋品、水产品和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实行基地采购或供应商供货,加强食用农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每月不少于一次,全年实现抽检品种项目全覆盖;设立优质精品肉菜专柜,逐步完成“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对示范超市实施动态管理,以此推动超市经营单位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升肉菜等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截止目前,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家。
七、扎实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提升行动
严格落实农村牧区集体聚餐和“小饭桌”备案登记管理制度,加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将民生集市、农村聚餐、农家乐等集中消费场所及纳入管理范围,以农村群众日常消费食品、儿童食品以及民俗食品、地方特色食品等为重点,针对销售标签标识不规范、超保质期、商标侵权和仿冒食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农村食品供货商的监管,严格食品经营许可,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