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韩玉光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1-03 15:28  

  • 字体大小:
  • 2018年度述职述廉报告

    市食药监局局长 党组书记  韩玉光

    201912日)

     

    2018年,我主要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201832日前任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一年来,按照市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履职,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和自身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践行“四个意识”,凝聚食药监管合力

    一是带头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我深知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清醒,理论上的坚定才有政治上的坚定,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带头学习《党章》、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我市“两会”及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等重要会议精神。同时,在局机关组织开展了专家讲学、集中研学、干部互学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武装了思想,提升了自身的执政能力和业务水平。二是带头贯彻执行上级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政策、方针,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带头贯彻执行上级决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带头参加党员活动。三是从严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带领局党组一班人,牢固树立“党建主责主业”意识,扛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加大责任传导力度,从严从紧抓好作风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推进源头治理,切实实行民主集中制,大力推动食药监局领导班子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局面发展。年内,先后组织召开3次全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15次党组会对党建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细化了工作任务,压实了工作责任,推动了工作进程;先后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专项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十种表现”专项整治、党员干部宗教信仰专项整治、“放管服”专项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整治等5项专项整治,3轮督导;先后7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警示教育;狠抓基础薄弱环节,修订完善会议、干部管理、财务等11项管理制度,扎严扎密了制度的笼子。同时,强化干部作风及纪律检查,开展日常纪律检查31次,开展提醒谈话7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形成了作风建设严抓严管的常态。四是切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统筹谋划帮联村精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带头到帮扶村开展帮扶工作,全力支持局党组派驻精干力量进驻包联村开展驻点包联。截至目前,共为帮联村筹集资金148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1300亩,修建村社道路6.4公里,协调医药协会捐赠药品3次,发展村集体药材种植基地1处,带动8户国贫户顺利脱贫。

    二、落实“四个最严”,构筑食药安全防线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创新监管机制,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四个最严”要求,主动作为,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零事件”目标。

    (一)从严压实监管责任,构筑一体化考核体系。

    组织制定并报市政府批准实施了“五个到位三项重点一体化考核”工作方案,将全年的监管工作任务梳理细化为9大类178项,以任务清单的形式下发至旗区、乡镇,将责任压实到每名监管人员、每名从业人员,按月按季开展考核管理,监管责任得到有效落实。目前,已开展3次考核和回头看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四品一械”生产经营户1269家,发现问题隐患1338个,整改1311个,问题整改率为98%

    (二)加强硬件投入建设,强化监管基础保障。

    一是加强人员经费保障。全市食药监管人员达1289人,实现每万人配备监管人员6.3人,超过每万人配备3.5人的要求;监管经费达到人均15.2元,超过每人15元的要求;建成标准化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58个、食品加工园区13个、农贸市场19个、餐厨垃圾无公害处理厂3个,小作坊入园、流动摊贩入场率分别达到60%97%,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加强。二是稳步推进信息化监管。加大现有信息系统的应用力度,持续推动“三安”联动、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追溯、市旗镇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电子一票通、药品经营企业电子监管、餐饮企业操作间全景监控和凉菜间25℃温控预警等系统和平台的维护和运用,用“机器换人弥补人力监管的局限,有力的提升了监管效能。聚焦网络订餐开展靶向性监管,及时与第三方合作建立网络订餐大数据抓取、分析平台和舆情监测平台,对订餐平台商户亮证亮照及网络舆情全天候监控。加快完成系统数据录入和整理,统一接入市大数据管理局,整合监管统计分析的“大数据”,实现监管信息、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共诊共查,延伸了监管触角。三是强化检测检验技术支撑作用。始终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作为科学监管的重要支撑工作来抓,2018年,下大力气提升了市本级两个检验中心的检验能力建设,实现检验人员配备和检测参数双突破,其中专职检验人员达到92人,检验认证参数达到1576项,位居全区前列;下大力气提升旗区检验检测能力,为全市9个旗区全部申请配备了移动检测车,指导乌审旗食药监局完成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检验参数达到381项;下大力气完善基层一线检验检测能力建设,100%的乡镇监管所、85%的食品加工园区、70%的农贸市场和50%以上的大型餐饮单位、大型超市、学校食堂设立了食品快检室或配备了快检箱。全年共抽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10646批次,抽检任务达到5.19批次/千人,合格率98.06%;共抽检药品、化妆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833批次,合格率94.09%;共完成食品药品快检4500批次。对不合格产品均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

    (三)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增强监管工作实效。

    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全面推行网格化、格式化、痕迹化、责任化、绩效化“五化”监管,全力做到日常检查无死角,全市共检查各类企业19.8万家次。二是开展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面向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开展专项整治,先后组织疫苗、白酒、猪肉产品、校园周边等专项检查50余次。截至目前,共查处违法案件887起,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6人,处罚没款418.75万元。成功发起1起全国集群战役,破获部督案件2起。三是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理。聚焦风险隐患,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排查出风险隐患871条,将风险全部挂号入库、责任到人、督办推进、销号出库;同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市级重点监管企业130户,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和力度,有效防控了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四是加强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圆满完成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大典、全国人大执法检查、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中央媒体集中采访库布其沙漠治理等50多个国家、自治区级重大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

    (四)着力推动社会共治,构建食药安全新格局。

    一是落实成员单位责任。积极提请市分管领导主持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工作推进会,主动与公检法、农牧、工商、城建、旅游、教育、卫计等部门协调联动,多次联合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形成了监管合力,起到了震慑作用。二是推动行业自律。引导餐饮协会、医药行业协会、保化行业协会制定诚信守法经营规范,督促企业实行行业自律,履行主体责任。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开设《食美药安鄂尔多斯》专栏;开展3·15、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五进科普宣传等活动,展示假劣食品药品50余种,集中销毁假劣食品药品1.2吨、950多个种类;发挥微信公众号、政务头条号的传播优势,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局政务头条号被评为全区优秀政务头条号。四是动员公众参与。开展我为食品安全建言献策、食药安全网络问答互动和以内强检验能力、外升服务水平为主题的公共开放日等,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药品生产以及经营单位、社会公众、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群众举报488起,办结率100%,群众参与度进一步加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群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正在形成。

    三、对标新时代新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一年来,严格对标“领导有正气,干部有士气,单位有朝气”这一要求,牢牢树立“打铁必须自身硬”这一理念,从日常工作入手,注意小事小节,从严抓好自身建设。一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机制,带头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端正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从严执行“党组议事规则”,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和领导班子议事决策机制办事,坚决执行“末位表态”制度,不断提高集体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三是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配套精神,自觉践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一年来,自觉接受监督,没有利用职务谋取私利的行为,没有违反规定选拔任用干部,没有违反规定参加“一桌餐”、“老乡会”,没有出入私人会所会馆等行为。

    四、紧盯一个目标,全力做好2019年各项工作

    作为调任食药监管部门不满一年的新兵,我努力学习,认真履职,带领全市食药监系统一班人实现了2018年全市食品药品安全“零事件”的目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市委、政府的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将在市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盯“抓食药安全,保民生福祉”这一目标,坚决贯彻“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监管手段、严格依法行政、强化社会共治,积极查漏补缺、整改提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全力实保障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