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思源”、观“过往”、以“心鉴”,做守规矩、有纪律合格党员

作者:袁铎 刘艳  来源:达拉特旗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2017-10-25 17:10  

  • 字体大小:
  • “纪律是没有捷径可跨越的人性坦途”。任何组织纪律框架制度的搭建都有其思想导向的“坚硬”面,即一个党员干部执行纪律的“思源”——守正位置谋实事,心底向阳纪律先。

    一是纪律的“思源”执行。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在思想楼阁的搭建中,着手解决“本位” 问题、“等靠”问题,要围绕党规党章党史的深刻学习剖析,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部署传达,联系工作实际,深挖个人思想角落,彻底铲除“小私心”“小动作”,以守规矩、有纪律的主题研讨为契机,通思源、正位置、严律己。

    二是纪律的“过往”执行。“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十八大以来,落马贪官的“以身试法”应当作为当前阶段我们党员干部守规矩、有纪律的“过往明鉴”。警示党员干部在履职担责的同时要守住纪律的底线,守住权利的阀门,常“回头看看”,从过往看现今,从“公仆”看“公敌”,从“伸手”看“脚镣”从“违心”看“违法”。

    三是纪律的“心鉴”执行。“修身关键是修心”,党员干部的思想纪律性、先进性、奉献性是守规矩、有纪律的第一条“心鉴”,我们要在社会责任的担负中、个人价值的实现中找到纪律与个人的契合点。始终紧握服务于民、践行于民、发展为民的执法理念,从根本上将修身、修心落到“守规矩、有纪律”的主题履职实践中,白水鉴心,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