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常用剂型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4-05-22 15:45  

  • 字体大小:
  •   1.固体制剂:常用的有片剂、胶囊剂、散剂、冲剂等。

      (1)片剂:指一种或多种药物经压制而成的分剂量片状或异型片状制剂。又依其制备工艺、用法和作用不同,可有压制片、包衣片、含片(喉片)、舌下片、长效片、多层片、纸型片、注射用片。

      (2)胶囊剂:指将药物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由装于硬质或有弹性软质胶囊而区分硬、软两种胶囊制剂。

      (3)散剂:指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4)冲剂:指药物(多半是中药)经加工制成体积小、干燥、易贮存、颗粒状可用水冲服的制剂。又称颗粒剂。上述制剂除部分散剂以及部分特殊片剂可供外用等用途外,主要供口服。具备便于携带、保存和使用等优点,为临床广泛采用。

      2.注射剂:也称“注射液”和“针剂”,是指供注射用药物的灭菌的溶液、混悬剂或乳剂。还有供临时制配溶液的注射用灭菌粉末,俗称“粉针”,如青霉素钠粉针。供输注用的大型注射剂称“大输液”。

      3.液体制剂:指一切以液体形态用于各种治疗目的的剂型。按给药途径可区分为:

      (1)内服用:如合剂、糖浆剂、乳剂、混悬液、滴剂等。

      ①合剂 是含有可溶性或不溶性固体粉末药物的透明液或悬浊液,一般用水作溶媒,多供内服,如复方甘草合剂。

      ②糖浆剂 为含有药物或芳香物质的近饱和浓度的蔗糖水溶液,如远志糖浆。

      ③乳剂 是油脂或树脂质与水的乳状悬浊液。若油为分散相(不连续相),水为分散媒(连续相),水包于油滴之外,称“水包油乳剂”(油/水),反之 则为“油包水乳剂”(水/油)。水包油乳剂可用水稀释,多供内服,油包水乳剂可用油稀释,多供外用。

      ④混悬剂 指难溶性固体药物的颗粒(比胶粒大的微粒)分散在液体分散剂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除要符合一般液体制剂的要求外,颗粒应细腻均匀,颗粒大小应符合该剂型的要求;混悬剂微粒不应迅速下沉,沉降后不应结成饼状,经振摇应能迅速均匀分散,经保证能准确的分取剂量。投药时需加贴“用前振摇”或“服前摇匀”的标签。

      (2)外用:供皮肤科用有洗剂、搽剂等;供五官科用有洗耳剂与滴耳剂、洗鼻剂与滴鼻剂、含漱剂、滴牙剂、涂剂等;供直肠、阴道、尿道用有灌肠剂、灌洗剂等。液体制剂给药途径广泛,供内服用的具备服用方便、易分剂量应用、吸收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等优点,尤其适合婴幼儿与老年人;但也有性质不稳定,尤其水溶液易霉变,必须加入防腐剂的缺陷;此外,体积大,携带、运输、贮存均不方便。

      4.软性制剂:有软膏、眼膏、乳膏(乳霜)、糊剂、栓剂、凝胶剂、膜剂和涂膜剂等,由药物与适宜基质混匀制成。多用于局部呈现局部作用,也有能透过皮肤吸收发挥全身作用。

      (1)软膏:系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一种易于涂布在皮肤或黏膜上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如白降汞软膏。

      (2)眼膏:为专供眼用的细腻灭菌软膏,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

      (3)乳膏:又称“乳霜”、“冷霜”、“霜膏”,系由脂肪酸与碱或碱性物质作用而制成的一种稠厚乳状剂型,如日用品中的雪花膏,较软膏易于吸收,污衣服(因本身含肥皂,较易洗去)。根据需要有时制成油包水型,但多为水包油型,如氟氢可的松乳膏。

      (4)糊剂:为大量粉状药物与脂肪性或水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制剂,如复方锌糊。

      (5)栓剂:系供纳入人体不同腔道(如肛门、阴道等)的一种固体制剂,形状和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异,熔点应接近体温,进入腔道后能熔化或软化。一般在局部起作用,也有一些栓剂,如消炎痛栓,经过直肠粘膜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起全身作用的栓剂,已受到国内外重视,有了一些进展。它具有如下优点:①通过直肠粘膜吸收,有50%~75%的药物不通过肝脏的代谢以及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小。②可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

      ,以及消化液的酸碱度和酶类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③适于不能吞服药物的病人,尤其是儿童。④比口服吸收快而规律。⑤作用时间长。但亦有使用不方便、生产成本比片剂高、药价较贵等缺点。

      (6)膜剂:又称薄片剂,是一种新剂型,有几种形式,一种系指药物均匀分散或溶解在药用聚合物中而制成的薄片;一种是在药物薄片外两面再覆盖以药用聚合物膜而成的夹心型薄片;再一种是由多层药膜叠合而成的多层薄膜剂型。按其用途分,有眼用膜剂、皮肤用膜剂、阴道用膜剂、口服膜剂等,如毛果芸香碱膜、硝酸甘油膜、冻疮药膜、外用避孕药膜等。

      (7)涂膜剂:是将高分子成膜材料及药物溶解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而制成的外用液体涂剂。如:烫伤、痤疮、冻疮、伤湿涂膜剂等。

      5.气雾剂:指药物和抛射剂一起,封装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内的液体或粉状制剂。主要用供呼吸道吸入,也有外用喷于皮肤黏膜表面。

      6.新型剂:

      (1)缓释制剂: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目的的制剂。如缓释片,其外观与普通片剂相似,但在药片外部包有一层半透膜,口服后,胃液通过半透膜,进入片内溶解部分药物,形成一定渗透压,使饱和药物溶液通过膜上的微孔,在一定时间内(例如24h)非恒速排出。待药物释放完毕,外壳即被排出体外。释放速度不受胃肠蠕动和pH变化的影响,药物易被机体吸收,减少胃肠刺激和损伤,因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2)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所需要的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如:如控释眼膜,薄如蝉翼,置于眼内,药物定量地均衡释放。国内近年试制的毛果芸香碱控释眼膜,置入1片于眼内,可以维持7天有效,疗效比滴眼剂显著(缩瞳作用有效率为83.6%,降眼压作用总有效率为90.9%),而且避免了频繁点药的麻烦,副作用也少见。氯霉素控释眼丸为薄型固体小圆片。放入眼内后,能恒速释药10日,维持药物有效浓度,相当10日内每8.4min不间断地滴眼药水一次,因此避免了频繁用药、使用不便的缺点。这些剂型由于应用次数减少,适用于一些需长期用药的心脑血管疾病、哮喘等慢性病患者,既可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又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3)经皮吸收制剂: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用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呈现防治疾病的一类制剂。

      (4)靶向制剂:指借助载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或通过全身血液循环,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点发挥作用的给药系统。靶点可是某组织、器官、细胞内结构,起到定向作用,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其它还有缓慢释放药物、起贮存作用的贮库注射剂及皮下植入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