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用即财富”的现代市场体系中,一次失信可能让企业寸步难行。企业信用受损,会陷入诸多困境,对其生产经营、融资、纳税等方面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信用修复,创新推出信用修复五维体系,通过制度重构与服务升级,打通企业发展脉络,帮助近万家企业摘掉“失信枷锁”,重获市场通行证。
一是政策早告知。推行“两书同送”机制,即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企业信用修复的时间、方式及流程等信息,增强企业信用修复意识。两书同送制度实行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2455份,修复行政处罚信息127条。二是数据破孤岛。会同市发改委、市政数局共同印发《鄂尔多斯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工作的实施方案》,完善信用修复协同联动机制,实现修复数据共享、修复结果互认,切实解决“多头修复”问题。三是流程做减法。优化信用修复流程,简化申请材料,压缩修复时限,提高信用修复效率。例如,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的材料由8项精简至4项,办理时限压缩40%,材料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最快当日办结。四是服务送上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信用修复政策,为企业答疑解惑。安排专人负责信用修复咨询和指导工作,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信用修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让企业感受到贴心服务。五是长效防复发。定期开展“信用体检”,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失信企业台账,定期提醒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并指导企业合规经营。
截至4月25日,全市已有7399户企业通过信用修复解除发展限制,重获市场竞争力。其中,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企业6215户,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企业1057户,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提前停止行政处罚信息企业127户。依法解除了他们在招投标、投融资、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释放了经营主体活力。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高效做好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完善长效机制,强化信用修复即时告知和事前指导,构建放管结合、宽严相济、进退有序的信用监管新格局,促进经营主体信用提升,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 :
网站标识码:1506000020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