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我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逐步实现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销售提档升级,有序推进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壮大。近日,市市场监管局郝忠副局长带领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科深入各旗区就全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摸底调研,实地查看了民族传统奶制品小作坊当前的生产状况,通过座谈详细了解了民族传统奶制品奶源情况、产能产值、销售渠道、产品检验检测以及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
经调研统计,全市共有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60家,产品主要以奶皮、酸酪蛋为主。原料供应主要为自有奶源,日实际使用鲜奶数量平均约0.65吨,年产值之和达到7700万元,其中年销售额100万元以上生产加工小作坊达22家。注册商标35个,销售渠道包含自产自销、商场超市、网络销售等多种方式。
经调研了解,目前我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整体发展向好,盈利能力逐年提高,生产设施逐步改进,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在解决农牧民脱贫增收、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解决周边养殖户鲜奶销售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如传统奶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大多规模较小,日处理鲜奶能力和质量安全管理能力不强,产品包装简单单一,销售渠道较窄,发展资金受限等。
郝局长在调研中强调,旗区市场监管部门要把奶业振兴、保障传统奶制品食品安全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要针对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入手,结合旗区实际,帮扶现有小作坊扩建、改造,指导符合条件的发展为食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扶持小作坊提高包装水平,大力度推动奶制品进超市进商场;优化小作坊登记准入服务,简化审批流程,压缩登记时限,提高便利化水平;鼓励小作坊自行检验或委托第三方检验,提升产品质量;支持鼓励小作坊创新产品包装设计,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改变无包装或简易包装的现状,增加产品美誉度;全面开展民族传统奶制品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制假售假、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加强行刑衔接,净化民族传统奶制品市场。最终稳步推动我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
本次调研为下一步助力奶业振兴,推动全市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一篇 : 鄂尔多斯市食药安办组织召开2020年第一次食品药品案情会商会
下一篇 :
网站标识码:1506000020 技术支持:内蒙古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