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会议安排,现将去年市检验检测中心领导班子履职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2023年,市检验检测中心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以“三个四”为抓手努力办好“两件大事”的要求,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复杂、技术人员持续减少、重大新建项目增多、工作标准持续提升的多重压力,在助力市场监管、筑牢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维护民生福祉、服务产业发展中攻坚克难、实干笃行,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全市“闯新路、进前列”贡献了检验检测力量,荣获自治区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示范窗口、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突出政治建设,确保党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坚决扛牢治党管党责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检验检测工作守正前行。一是加强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入心入脑、见行见效。持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转变为检验检测惠民生、兴产业的行动和成效。及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带领干部职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在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讲党课11次,专题研讨9次,调查研究4次,解决问题2项。二是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出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试行)》等2项制度,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细落小。规范党员干部言行,加强网络舆情管控,持续传播正能量。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举办专题培训班1次,集中参观2次,研讨3次,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向纵深。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3次,引导干部职工坚定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四是建强基层组织。全力创建示范型支部,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融入”活动,服务社区和农贸市场,开展药品、食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科普活动20余次,免费检定校准电子秤、台秤、血压计、血氧仪等180台件。组织支部开展集中学习84次。培训党员3次、党务工作者2次,共计130人次。投入50万元,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严格坚持标准,接收预备党员2名,预备党员转正6名。走访慰问老党员、退休党员17名。创新“主题党日+”模式,深化“党建+业务”融合互促,组织主题党日活动52次,以暖心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帮助包扶村兴产业、搞绿化、找项目、解难题、送温暖,年内共投入17.75万元,为当地销售鱼5000斤、玉米1600根,植树200余棵,购置文化活动装备,整治村容村貌,慰问农民16户,免费检定校准电子秤17台、血压计25台,为共建社区留守儿童捐款6100元。
二、筑牢安全防线,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好群众食、药、衣、用、行等方面的质量检验关,提升暖城的幸福指数。一是维护食品安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按时完成监督抽查任务,扎实开展“你点我检”,大米、乳粉、牛肉干及肉制品、校园等专项行动,检验检测食品2605批次,同比增长32.4%,为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市保驾护航。二是保障粮油质量安全。深入开展地方储备粮质量验收,全力抓好地方储备粮政策性库存粮食春季秋季普查检验、地方储备粮轮换检验和新收获粮食质量调查、品质测报,完成粮油检验343批次,同比增长28.9%,保障粮食质量安全。三是服务群众用药安全。强化药品监抽检验,抓实“三安联动”检验,完成“两品一械”检验1126批次,同比增长183.6%。上报“两品一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4888例,同比增长51.9%,其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3420例,新严比32%。四是把好产品质量关。聚焦群众关注度高的产品,重点开展商品煤、民用散煤、成品汽柴油、润滑油、化工产品、电线电缆、普通烧结砖、砌块产品和学生校服、床上用品、绒毛衣物等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完成检验检测406批次,同比增长86.2%。完成纤维检验52批次,当好产品质量安全卫士。五是抓严民生计量。强化医疗卫生、安全防护领域计量工作,检定校准B超、CT、监护仪、呼吸机等3149台套,检定校准雷达测速仪、压力表等9501台套,保证准确度,更好守护群众健康和安全。
三、聚焦“三个四”目标,聚力服务高质量发展
锚定市委、市政府重点部署,上项目,扩能力,优环境,强服务,促发展。一是推进煤化工碳计量。主动协调汇报,完成首个国家碳计量分中心审批设立。编制了《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建设方案》和《煤化工碳计量工作实施方案》。对接“国字号”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牵头起草1项国家级技术规范和5项自治区级技术规范,已分别进入挂网征求全国意见和组织专家评审阶段。首批采购碳计量仪器设备73台套,完成验收70台套。主动承接国家软课题《煤化工生产企业碳排放计量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指南》,完成起草、修改、审核等前期工作,已上报国家计量院。协助高新区管委会推进碳计量实验室建设,主体工程已竣工,装修即将启动。争取设立了碳计量科,引进碳计量相关专业硕士5人。调研覆盖全部煤化工产品的12家生产企业,指导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梳理绘制煤化工生产碳源流图。配合完成18家煤化工生产企业能源计量审查工作。开展了煤化工企业碳排放核算和监测前期工作。承办了全国碳计量中心建设调研座谈会。二是续建国家羊绒制品质量检验中心。编制了续建方案,拟建1400平方米实验室,采购仪器34台、新扩参数393项,引进人才12名、制定标准和开展科研。已参与标准制定2项,购买检验方法标准300份,续建工作有序推进。三是加快建设自治区煤炭产业计量中心。年初获批成立,克服场地在建、人员短缺、设备不足等困难,加快进度。拟建1700平方米煤质检验实验室,正在实施。采购煤检仪器69台,新增煤质检验方法6项、达到85项,煤及煤化工产品检验参数达到40项。涉煤计量新建标1项、达到43项。为煤炭、煤电、煤化工企业检定可燃气体报警器50台件、计量器具921台件,完成煤质检验107批次。四是创新建设自治区建筑环境检验检测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与市城投集团合作共建,搭建室内环境远程检测仪器和监控平台,开展室内环境远程监测仪、管道压力传感器、电梯关键部件失效检测和预警器等计量器具研制,为产业发展排忧解难。五是优化营商环境。累计投入近150万元,打造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开通“线上两端”(“e检通”平台和微信报检平台)和“线下两站”(总站和工业园区分站),简化流程,完善功能,下沉服务,为850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4000多个,客户自行下载检验报告和证书5.7万余次。实施“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免费开展委托检定校准计量器具7362台套。检定计量校准器45台,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检定校准加油机、电子汽车衡、出租车计价器、加气机等贸易结算设备36169台套,以技术服务维护公平交易秩序。免收企业费用1841万余元。六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的设备检定,抓好第三方环境监测公司的仪器校准,检校环境检测设备459台套,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七是保障重点任务完成。承接自治区十五运和六残运食品检验任务,抽调技术骨干54名,设立快检室20个,调度食品快检车8辆,检测食材5694批次,实现赛事全程食品安全。
四、实施综合赋能,不断提升机构竞争力
着眼跻身前列目标,综合施策,塑强机构能力,提升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水平。一是抓制度完善。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资金,出台制度34项、修订制度3项,抓实抓严机构规范化运行。二是抓人才引育。坚持人才兴检,用足全市人才新政2.0版,引进硕士8名,第三批引才方案获批,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5名。开展食品、药品、粮油、计量等专业技术培训31场、289人次,着力提高技术队伍专业能力。引导干部职工强化自学、考级取证,年内计量、药品领域10名技术人员取证晋级。三是抓资质巩固。坚持机构资质先行,将质量检验资质复评审列为重点任务,成立资质认定技术委员会,强化调度推进,及时解决问题,顺利完成现场评审和整改,清理了过时方法和参数,整合了重复项,强化了能力。四是抓体系增效。坚持做优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发现的23个问题全部整改。实施管理评审,完成问题整改8个,剩余3个正在整改,促进了管理体系效能提升。完成780台套仪器设备外部量值溯源,保证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和公正性。五是抓建标扩项。坚持强化技术能力,完成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检定装置等6项计量建标,新扩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煤炭、建材等5个领域135个检验参数,检验检测能力持续增强。六是抓能力验证。坚持参加对外能力比对,提升机构公信力。作为主导实验室,组织实施全市燃油加油机计量比对项目,结果均为满意。参加全区10个参数能力验证,结果全部满意。参加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的 HPLC法测定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能力验证,结果是满意。七是抓科研攻关。坚持科技强检,继续实施《阿尔巴斯羊肉产地溯源研究》,发表科技论文1篇、申请专利1项、联合培养本科生2名。开展2023年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协作研究与标定项目,完成《蒲公英萜酮等7个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质量监测》项目研究。
五、坚持底线思维,加强风险排查整治
统筹发展与安全,常态化加强安全生产。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深刻吸取“9·7”事故教训,修订《市检验检测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全面贯彻落实“三管三必管”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四级防控体系,织密风险防范“安全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召开安全生产会议4次,组织大检查5次,投入9.6万元、完成30个风险隐患闭环整改,守住安全防线。
六、强化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履行“一岗双责”,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2次,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听取1次分管科室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汇报。加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教育,建设廉政文化,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次、通报典型案例12次、开展警示教育主题活动1次。加强廉政风险管控,全面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个人廉洁自律承诺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持续纠“四风”、树新风。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召开党委会39次,研定重要事项136项。规范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报请上级党组研究重要事项16项。扎实开展市场监管系统行风整治和作风和制度建设年活动,召开部署大会,制定方案,强化排查整治,提升服务效能。围绕五届市委第四轮常规巡察反馈的6个问题,完成整改5个,剩余1个正在整改。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受工资不高等因素影响,高端人才引进难度大,2023年博士引进计划未果,2021年机构成立至今有20名临聘技术人员离职,已经严重影响到正常业务开展和新建项目推进。二是承接基层的任务日益增多。旗区检验检测机构弱化,部分能力参数和标准逐年丢失,特别是计量方面尤其突出,原由旗区承担的常规任务大量转移到市检验检测中心,制约了我中心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标扩项工作的开展。三是激励机制乏力。受现有条件限制,工资绩效分配无法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挖掘干部职工积极性的空间较大。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三个四”工作任务为抓手,提升检验检测效能,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强党建工作。加强政治建设,抓好理论武装,夯实组织基础,推进正风肃纪,融合业务工作,擦亮党建品牌,引领检验检测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引进,补充一线工作力量。加强内部管理,强化业务技术培训,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改革创新,推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三是抓紧能力建设。坚持需求导向,服务高质量发展,及时申报建立相关能力资质,加快推进食品、药品、煤炭、计量专业扩项建标和CNAS认可工作,提升“软硬件”服务能级。四是抓实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国家碳计量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分中心、自治区煤炭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建筑环境检验检测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羊绒制品质量检验中心,为全市构筑“四个世界级产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