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食品加工小作坊量大面广,监管难度大这一实际问题。今年以来,准格尔旗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监管路子,通过监管与服务有机结合,通过四大举措,使食品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监管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一是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电子质量档案,对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企业、小作坊,实现动态跟踪管理,并根据其生产条件、技术基础和管理水平,分为A、B、C三级,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等级作相应调整。此举可以对生产单位实行分等监管,将监管等级由高到低分为红色、黄色、绿色三等。高风险的C级企业,每年监督检查4次;中风险的C级企业,每年监督检查3次;低风险的A级企业,在许可证有效期内,监督检查2次。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市场的准入制度,严格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发证条件、发证程序、审查组长负责制和市场准入标准,设立简单易行的准入门槛,为符合食品生产标准的小作坊颁发食品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对不符合标准的小作坊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不过关的予以取缔。
三是食品加工单位所生产的食品应主动委托送检,合格后方能销售,应当至少每半年检验一次,积极推进小作坊进行自行出厂检验或委托出厂检验,食品检验由准格尔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食品加工小作坊必须建立进货查验、食品添加剂使用、出厂销售三本台账,保证达到食品安全可追溯状态。食品小作坊生产食品必须注明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联系电话、登记证号等内容,不准无证、无标识、无包装进行销售。
四是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化共享平台,全力推进食品安全电子追溯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并率先在规模较大、生产条件完善、运行良好的食品生产企业建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