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中心杨洋同志获评“鄂尔多斯市青年科技新星”荣誉称号

作者:张丽珍  来源:新闻宣传与应急管理科  发布日期:2018-06-07 11:13  

  • 字体大小:
  • 杨洋,女, 198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产品质量技术检验高级工程师,现在鄂尔多斯市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中心工作。

    近日,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鄂尔多斯市人社局、鄂尔多斯市科协联合评选出10名2018年“鄂尔多斯市青年科技新星”,市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中心杨洋同志榜上有名。

    杨洋同志2012年6月参加工作,从事药品检验工作五年来,她始终秉承“为民、求是、严谨、创新”的科学检验精神,积极投身检验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曾获得“全国2017年度食品药品安全守望者”称号。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0篇,其中3篇为核心期刊、3篇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三等奖、1篇被收入鄂尔多斯市药学论文集;截止2017年已累计完成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各类检品近3000批次,且做到了零事故、零差错,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

    一、肩负重任,多一份责任心

    食药监关乎国计、维系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作为检验中心的技术骨干,杨洋同志连续四年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起的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检测对奶粉中的灰分和小麦粉中的铬;乳粉中的蛋白质;高精面粉中的灰分;酱油中的苯甲酸和糕点中的脂肪,表现突出,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2012年“毒胶囊”事件发生后,鄂尔多斯市全面排查市场上的胶囊类药品,承检检测胶囊中的铬,作为骨干她承担了一半的胶囊检测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加班加点保障我市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积极为2015年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提供后勤保障工作,为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市顺利举办提供技术支持,保障大会的食品安全。

    二、积极创新,多一份进取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食药监人来说,创新更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探索试验方法,摸索检验流程,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2014年,她赴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进修,学习仪器分析和化学药品对照品的标定,圆满完成对照品的协助标定工作。2017年再次参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协作研究与标定委托项目《靛玉红等10个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质量监测》,主持标定了其中薄荷脑和熊去氧胆酸两个标准物质。鄂尔多斯药检中心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药监系统首个开展药品对照品的协标工作的单位,在药品对照品的协标工作方面起到了领头作用。

    2016年,她参与了内蒙古自治区标准化项目《53种蒙药材和9种炮制品的标准研究》,主持承担其中蒙药材-土庄绣线菊的标准起草工作,蒙药材标准起草工作是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献礼项目。

    2018年,她主持蒙药制剂孟根-乌苏-7、孟根-乌苏-18和查格得日的“可溶性汞盐”标准起草。为蒙药制剂的质量严格把关,确保群众用药安全;为生产厂家提供技术支持,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技术问题,对产品质量起到关键性作用,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敢于担当,多一份为民心

    药品检验是防止假劣药品用于伤病者的最后一道关,这就要求每一个药检人要以认真务实的态度,敢于担当的精神进行严格把关。保健品在药品销售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对保健品的质量负责就是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负责。杨洋同志一直致力于保健品非法添加的检测检验工作,从补肾壮阳类到减肥类,从安神类到降压降脂类,各种品类的保健品均有涉及,严格把关,顶住巨大压力检测出国内知名大型保健品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取得了突出成绩。今年更是主持检测了阿胶中的非法添加和重金属,在贵重保健品方面也加强了质量监督。

    在完成繁忙的业务工作同时,她还积极参与进入社区的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药品日常真伪鉴别的知识普及活动,精心准备通俗易懂的PPT课件,为广大人民群众科普宣传贡献力量。